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东平河古渡炮塔 竟是《大浪淘沙》开场取景地

时间:2025-07-19 18:56:00

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,在光影流转的百年历程中,不少经典影片与地方文化留下了奇妙联结。鲜为人知的是,上世纪70年代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《大浪淘沙》,其开场镜头便定格在东平河畔的柏塱古渡炮塔——这座承载着乡土记忆的建筑,因电影与时代产生了跨越时空的“乡见”。

有人说,这里的风景很像宫崎骏动画片中的城堡。

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大革命时期的影片,《大浪淘沙》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四个年轻人在时代浪潮中求索与抉择的人生轨迹。1977年3月公映后,影片凭借深刻的思想内涵、细腻的人物刻画与紧凑的叙事节奏,迅速引发全国轰动,成为当时票房与影响力双高的国产佳作。

旧影像图片来源网络

更值得一提的是,它还在港澳、东南亚地区收获关注,并亮相英国电视台及第2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、第9届印度国际电影节,成为珠影首部走向国际的故事片,让世界透过镜头看到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青春群像。

而这部经典影片的开篇,为何会选择柏塱古渡炮塔作为背景?导演组的选择藏着对历史氛围的精准把握。“当年选这里,就是因大堤和炮楼的旧时光质感,和上世纪二十年代背景契合。”村里老人的回忆道出了缘由。

彼时,炮塔所在的大堤与河边景象带着自然的岁月痕迹,与电影描绘的风云激荡年代形成奇妙呼应。影片中知识青年奔跑的大堤场景,以古炮塔为远景,一帧画面便将观众拉入那个理想与热血交织的年代。

如今,当年的残旧堤围已蜕变为现代化防汛景观带,古炮楼则被妥善保护,成了连接历史与当下的“时光地标”。

这座“地标”本身就写满了故事。据悉,柏塱古渡炮塔始建于清末明初,最初是上元村抵御恶霸、守护行商安全的防线;在不同历史时期,它又先后承担过防洪指挥所、供销社等功能,像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,记录着河畔百姓的生活变迁。

如今,东平河两岸早已换了新颜:高楼与大桥勾勒出繁华天际线,河水倒映着现代都市的活力,但炮塔依然静静矗立,在光影流转中守住了一方乡土的历史根脉。

随着《大浪淘沙》取景地的身份被更多人知晓,柏塱古渡炮塔成了新的“打卡地”。电影爱好者带着对经典的敬意而来,历史文化研究者循着建筑轨迹探寻,普通游客则在河畔漫步时,偶然读懂了这段“电影与乡土”的缘分。

打卡攻略

地点:佛山柏塱古渡炮塔,导航到南围水闸,随后再步行一段可到达。

拍摄时间建议:下午四五点后,光线比较柔和,天空背景比较漂亮,可以拍出有质感的照片。

提醒:外出到户外请做好防蚊、防晒措施~

文、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束维

部分资料图片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