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车间内,维修工贺子程和姚立忠正在对车辆故障进行排查。 (记者梁淑芳摄)

在四平路周围,环卫工人华永菊在清扫路面、捡拾垃圾。 (记者贾梦妍摄)

在新医路和北京路交叉路口,刚换班的民警姚伟在补充水分。 (记者饶俊华摄)
新疆网讯(记者郭军鸽 梁淑芳 贾梦妍 王媛媛 饶俊华 史传芝)7月24日至28日,新疆大部分地区迎来持续高温天气,为今年入夏以来最强。
炎炎烈日,酷暑高温,劳动者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。他们中有在道路上执勤指挥的公安交警、有清扫步道的环卫工人、有在工地辛勤作业的建筑工人……7月26日,记者走近他们的高温作业一线,体验高温下坚守的不易。
交警 烈日下执勤成“湿”人
12时30分,在新医路和北京路交叉路口,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,新市区交警大队北京路中队民警马博文正在路口执勤,他密切关注着各个方向的车流情况,额头已经布满细密的汗珠。
“这个路口,由我们一组三人值守,每半个小时换班,轮流在路中间指挥交通。”马博文边打着手势边说,换下来的同事在警车里稍作休整,并对周边道路进行观察和巡视,同事间保持沟通,根据路面状况随时疏导。
一小时后,路口的车辆仍有增无减。此时,已是民警朱坤在路中指挥交通,在烈日下指挥交通不到10分钟,汗水已经沿着警帽两侧从鬓角流下,执勤半小时后,朱坤的脸颊晒得通红,荧光绿的防晒衣早已被汗水浸透,紧贴在背上。
温度持续升高,换班的民警姚伟明显感觉到“鞋底都是热气,地表温度远高于天气预报显示的温度。”姚伟指挥着路口车辆说,这个路口周边比较繁华,有商超、医院、公园、酒店,车流量一直比较大,他们3人要从早上8时执勤到晚上8时,如果晚高峰后车流量仍未恢复正常,执勤时间还会延长。尽管如此,但维持好交通秩序,保障市民和游客安全有序出行,是他们的职责和使命。
环卫工人 让城市洁净迎客
12时15分,太阳正毒。穿梭在游人中的华永菊正挥着大扫帚,后背的衣服已湿了大半。
华永菊是乌鲁木齐京环新锐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,负责四平路路段的卫生保洁工作。草丛里的烟蒂、墙根处的冰棍纸……都被她一点点地揽进垃圾筐里。
天气闷热,不一会儿,华永菊胳膊上的汗水顺着手腕往下流。“现在好多了,大多是机械作业,我没那么忙了,而且高温天,我们还可以错时清扫。”华永菊笑着说。
“大姐,从这里怎么坐公交去铁路局?”“您好,自治区博物馆怎么走?”……
华永菊休息的片刻,不少游客前来问路,她都会热情解答。“现在是乌鲁木齐的旅游旺季,经常会遇到游客问路,我都耐心指路,要让游客对咱家乡留个好印象。路面扫得勤,也是想给游客留个好印象。”华永菊说。
说话间,华永菊拿起水杯喝了口水:“这杯子是我前两天收到的礼物,关心我们的人也有很多。”
公交维修工人 抢修争分夺秒
26日中午,温度持续攀升。在市公交集团车辆维修服务中心二车间,热浪与机油、金属的混合气息交织,维修工人们正穿梭于车间与故障车辆间,保障公交线路的顺畅运行。
“收到,立即赶往现场!”13时许,紧急抢修通知传来——一辆公交车在火车南站路段突发故障。26岁的维修工贺子程顾不上擦拭额头汗珠,迅速背起近10斤重的工具包,与55岁的同事姚立忠一同登上抢修车。
抵达现场时,故障公交车已在路边停靠许久,车身被晒得滚烫。引擎盖一掀,热浪扑面而来,像被塞进了蒸笼。他们俯身专注检修,汗水顺着脸颊不住滑落,很快浸透了厚重的工作服,让衣服紧紧黏在背上。
“高温天车辆更易出故障,我们快一分钟,乘客就能早一分钟踏上行程。”姚立忠一边擦汗,一边精准操作工具,工作丝毫未受高温影响。短短几分钟便确定故障为继电器损坏,不到10分钟,车辆恢复正常。
该车间副主任刘泽宇说,入夏以来,维修车间月均处理抢修任务近20起。为应对持续高温,车间配备了防暑药品和清凉饮品,同时实行轮班制减少工人暴晒时间。
供电巡检人员 “汗”巡线路保供电
头戴安全帽、身着牛仔棉布服、手持巡检设备……7月26日,在高新区(新市区)宁波街附近,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城北新区供电所客户经理艾力亚尔·沙吾提正全神贯注地巡检供电线路。
在一处十几米高的供电杆塔下,艾力亚尔·沙吾提举起测温仪,瞄准杆塔上供电线的接头处观测起来。
烈日刺得眼睛发酸,但他仍紧盯着测温仪,生怕漏掉一个异常数据。“利用测温仪观测线路接头的温度,看是否有过热迹象,如数据异常,就要及时上报。”艾力亚尔·沙吾提说。
每年迎峰度夏期间,高温都是对巡检人员的“烤”验。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通过加大日巡、夜巡、特巡频次,对各类设备进行“把脉问诊”,防范高温对设备运行的影响。
艾力亚尔·沙吾提在巡检中反复蹲下爬高上百次,不一会儿汗水便顺着安全帽帽檐滴落。“天气越热,用电量越高,我们更要仔细,每一个设备都不能马虎。”
供电线路巡检主要依靠步行完成。“有些线路的杆塔架设在戈壁滩上,那里更热。”艾力亚尔·沙吾提说,日常巡检分上下午进行。经过2个小时的巡检,他已是汗流浃背。“这几天大家都很辛苦,单位准备了绿豆汤、矿泉水等防暑物品及药品,让我们在迎峰度夏中也能‘清凉’作业。”艾力亚尔·沙吾提说。
工地焊工 20分钟补一次水
7月26日16时,结束午休的焊工何兴旺和工友们来到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(西线)工程(简称西绕城高速)西山南互通二期施工现场,准备将一节节钢筋焊接到一起。
工地上,单根钢筋长9米左右,需要将单根钢筋焊接到一起组成20米或30米长的钢筋,在盖梁施工中,再将钢筋根据需求焊接成不同形状。干了半个小时,何兴旺的衣服就湿透了,汗水顺着安全帽帽带淌下。
“电焊作业,要穿工作服,戴防护面罩、安全帽、绝缘手套,在工地上还要穿马甲,有一点风吹过也感觉不到。”何兴旺说,为了防止中暑,不管渴不渴,20分钟左右就得喝次水。“在这个天儿里,水就是药,喝上就管用!”
当前,西绕城高速西山南互通二期施工现场,桥梁、路基、涵洞、匝道正全面施工。包括机械操作手、钢筋工、木工、焊工等在内的120名工人正加紧施工。
“我们采取错峰施工,早上六七点开始上班,十一点左右下班,下午四点上班,晚上九点左右下班,避开中午最炎热时段。”西山南互通二期项目生产经理鲁党斌说,同时,也会给工人们熬煮绿豆汤、发放藿香正气水、供应西瓜等防暑物资。
园林绿化工人 守护城市绿意
临近17时,天山公园里,园林绿化工人赵连军和同事们正忙着修剪乔灌木、清除杂草。
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挡地洒下,赵连军抬手迅速抹了一把脸上不断滚落的汗珠,可没过一会儿,细密的汗珠又重新布满了额头,后背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,紧紧贴在身上。
“这时候杂草长得最疯,要是不赶紧拔掉,就会跟苗木抢养分、争空间,影响它们生长。修剪乔灌木也很重要,能让植物更好通风透光,增强它们抵抗病虫害的能力,还能减少水分蒸发。”赵连军边说边扯了扯粘在身上的长袖外套,手上动作不停,继续修剪起来。
城市绿化,种是基础,养才是关键。持续的高温天气,给城市绿化苗木的生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目前,乌鲁木齐市正全力以赴推进抗旱保绿工作。
对赵连军这样的园林绿化工人来说,高温期间,养护工作更要科学精细。“夏天水分蒸发太快,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会变弱,所以我们得勤浇水、勤修剪,增加养护管理的次数。”赵连军解释道。
天山公园副主任李彦瑜介绍,为了防止养护人员中暑,采取了“两头抓、中间歇”的避暑作业措施,尽量缩短大家连续作业时间。
“在太阳底下干活,穿短袖很容易晒伤。每天穿着长袖衣服湿了干、干了湿反复好几次。但看到这些苗木在我们的照料下健康生长,给大家带来清凉绿意,就觉得再辛苦也值了!”赵连军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