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8日讯(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)近日,烟台黄渤海新区首届非遗文化季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。开发区第四初级中学师生走进开发区文化馆,化身“非遗探索家”,在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中开展劳动实践,让古老技艺在青春碰撞中焕发出新活力。

活动首站是花饽饽体验课堂。一踏入教室,面粉的清香便扑面而来。老师详细讲解了花饽饽的文化渊源与美好寓意后,学生们迅速行动起来。戴围裙、洗手,在老师的指导下,大家专注地开始制作“锦鲤”花饽饽。揉面团时,手掌感受着面团的柔韧;捏造型时,指尖勾勒出锦鲤的轮廓;搓鱼须、剪鳞片,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。“原来做花饽饽这么讲究,要反复揉面才能让它更有韧性。”学生小张一边认真操作一边感慨。经过近一小时的努力,一个个栩栩如生的“锦鲤”花饽饽诞生,学生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



在螳螂拳体验环节,武术老师亲自示范,讲解螳螂拳的起源、特点和基本招式。学生们纷纷模仿,从最初生涩的动作,到逐渐掌握步法与拳法的要领,汗水湿透了衣衫,但热情丝毫不减。“出拳时要注意发力点,马步要稳!”在老师的不断指导下,大家越练越有劲头,深刻体会到中华武术刚柔并济的魅力。


渔灯主题摄影展与古琴表演同样精彩。学生们在欣赏摄影作品、聆听动人琴音的同时,与非遗艺术家深入交流,分享对非遗传承的感悟。

此次非遗研学活动,将劳动实践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,学生们在亲手制作、亲身演练中,不仅掌握了技能,更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与独特价值。未来,这样的活动还将持续开展,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,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。
责任编辑:李京兰